臺南喜樹萬皇宮
廟宇中常見器物類文物(如鼓架、香爐座、神龕配件等)多直接參與宗教儀式,並長期暴露於開放式環境。這些文物常因高溫高濕、煙燻積塵、白蟻蛀蝕、頻繁搬動與人為接觸,造成結構鬆動、彩繪脫落與金屬鏽蝕等複合性劣化問題。
本件「花籃鼓架」具宗教功能與地域性雕飾特色,屬於木質構造之立柱型鼓架,原用於廟會儀式中擺放鼓類樂器。鼓架雕工繁複,表面施有彩繪與保護漆層,長期處於高濕、開放環境中,並經反覆搬動與使用,造成結構裂縫、接合錯位、彩層磨損與金屬構件鏽蝕等多重劣化現象。
由於廟宇器物同時具備功能性與信仰象徵,修護處理上需特別兼顧宗教實用性、安全性與文化價值的平衡。修護策略應以最小干預為原則,優先回復其穩定性與可使用性,並視需要再行補配或外觀修復。
本件「花籃鼓架」經修護後已恢復基本結構穩定與表面整潔,後續建議結合適當展示方式與環境控制,納入定期維護機制,以延長使用壽命並持續傳承其文化意義。




